导入数据...
  
 
招标采购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从学生成长手册看学生评价改革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6日
  查看:1535
  来源:

一、政治教育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发展

政治教育学院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以09级的“寄给家长的一封信”开始,通过“寄给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发展。由此,开启了学生评价改革。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在校的各类记录(从班团活动到校级活动、从教室到寝室),注重档案的保存与传递,注重以档案的形式引导自我反思与总结,经历了从注重结果性评价到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发展过程。下面,我就简要介绍我院的具体做法:

1、改革开端:09级“寄给家长的一封信”中,包括了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期末成绩,本学期的获奖情况,参加班团活动的情况以及在校担任干部的情况等。这是我们建立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开端。一方面、通过此给学生动力与约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注重引导自我评价方式的转变(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化、从单一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化、从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化)。

2、切入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量化考核机制作为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的切入点。主要是想通过量化细则引导学生在自我成长中应注重过程,不断尝试以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根据我院学生的情况,我们通过班委会、学生代表会等多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制定我院考核细则;通过对细则地制定与宣讲、执行,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单一成绩评价转向全面素质评价。

 3、评价载体:我们将监督反馈体系作为我们评价的载体,主要分成四个维度:

1学生: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并签字确认。

2班委:记录活动;汇报工作(分月、学期)。

3班级量化评议小组:整理班委考核记录;并根据学生自行测评进行审核。

4辅导员:分周、月、学期进行相关资料的归档与整理;并将其运用到量化考核中(依据、监督、反馈)。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经历了几次改革后,主要实现了三个转变:从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转变从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转变从他人评价——自我评价的转变。在肯定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调动学生主体性不够。即自主、自觉地记录自我成长过程不足。对填写内容深刻理解不够,出现了在填写自我评价资料时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主观上认为资料的填写很形式化。二是过程性评价的实效性还有待加强。我们以量化为切入点,细化并加强了各项记录工作;但在记录地过程中对内容的分类指导还有待加强,对记录的功能性(结果性)运用有待挖掘。(其记录结果单一地运用在奖学金的评定上)。三是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模式评价模式所提供的信息只表现在具体的分数成绩上,而没有给出具体的素质等级,这样对学生的过程性、发展性反映不足且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选拔的要求

三、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改革的建议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综合测评既是校培养学生成才的指挥棒,也是学生获得正确评价和自我发展指导的重要途径。要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测评主体的参与环节

为了增加普通学生对于综合测评过程的参与比重,使综合测评真正起到引导作用,测评应在每个学期初进行一次。在具体测评材料整理统计工作开始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素质拓展成绩答辩工作,每个学生对自己上一学期所参加的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的各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说明,并对自己的得分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上一学期个人素质发展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既可以避免很多在测评过程中,因为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错误,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对于自身和他人的测评情况进行了解,增加测评结果的公平性、引导性和权威性。

2.建立动态化的测评体系

无论是以一学年还是以一学期为时间单位进行测评,都可以看作是静态测评,因为这种在固定时间节点上的测评都是以对上一时间段的总结形式出现,仍然不能及时起到反映进展情况和警示作用,而且会出现为了达到某些获奖条件,想方设法寻找加分办法的功利性行为。因此,综合测评应由静态逐步向动态方式转变。即利用现在的计算机和网络等数字技术,建立完备的网上测评系统,实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学生在网上可以及时登记更新自己的素质档案,辅导员等管理人员也可及时将学生的考勤等各类情况上传、记录并告知学生,后台程序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指标分值,计算出学生当前的测评分数,并进行各类数据分析,为其以后的学习方向提供指导(警示、提醒、冲关等)

3.评价内容规范全面

评价内容应坚持点面结合(突出并反映共性与个性)。即在校级层面上应包括哪些基本素质,再结合各学院学生特点增加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其它内容。每项素质中,学校要明确一级指标,由各专业确定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还应考虑制定不同年级的达标要求,形成一个既具有基本素质之间横向联系,又能够进行个人阶段性发展状态描述的纵向对比的框架结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素质状况,以便积极参加各项素质培养活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评价体系必须与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相适应

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应根据不同的培养规格与模式提出相应的素质要求。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科技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认识人类、自然和社会,加深对多种文化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使广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生存发展。

以上是我今天发言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批评与指正!

谢谢!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