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招标采购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科学学院“同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顺利举行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7月13日
  查看:81
  来源:

撰稿:周灿、王嘉苑、赵祥森    初审:汪静    终审:周婷婷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论述,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家乡的热土上、在实践的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6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治蜀兴川再跨越,传薪育梦铸民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1 图为实践队在汶川县第一小学合影.jpg


传民族文化,铸团结之魂

6月28日,“同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汶川县第一小学开展民族文化系列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教育,引导小学生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特色活动,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融进血液,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扎根心中,让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实践团队以短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藏族、羌族等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如饮食、服饰、语言、建筑、乐器等;与同学们进行手抄报、绘画创作,和他们共同理解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大学生们将在校学习的优秀舞蹈作品带到小学,开展现场教学,展示了幼儿芭蕾、傣族舞蹈、羌族舞蹈,以体验、互动的方式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少数民族舞蹈,在舞蹈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最后开展了小小采访员活动,围绕“我爱我家乡”、“我爱我民族”、“喜迎二十大”等话题,训练同学们的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推广普通话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2 图为实践队在小学开展特色课堂.jpg


览历史文物,承红色文化

6月29日,“同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汶川博物馆。大学生们学习穿越六千年、城镇足迹、汶川红色文化、古羌家园和羌族文化以及汶川灾后重建成果。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感受了羌族的信仰、建筑、语言、音乐等各个方面的习俗。红色文化展厅讲述了红军在汶川的英勇战斗历程。“汶川大地震”后,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帮助下,汶川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辉煌成就。

参观完博物馆后,实践团队与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讨论交流,表明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及内容,从工作人员的阐述中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博物馆馆长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非常欢迎。


3 图为实践队在汶川博物馆前合影.jpg


赏羌族风情,谈汶川新貌

6月30日,“同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羌族生活,走访了位于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的东门寨。在汶川,随处可见百姓们幸福闲适的慢生活,茶余饭后沐浴着阳光。回望汶川地震后的这十四年的时间里,在广大汶川人的共同努力下,曾经满目创伤的地震灾区焕发新生,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汶川康养生态成就,日益发达的交通,蓬勃发展的旅游,多彩的文化活动…都描绘着汶川人的幸福新生活。

“同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开展特色课堂、参观博物馆以及走入羌寨走进民族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4 图为实践队走访羌寨村民.jpg




youth.sicnu.edu.cn  编辑  冷金螳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学生工作部、武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