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朱秀娟 张志 二审:李斌 肖卫东 终审:倪喆
在川师大训练场的迷彩方阵中,一个挺拔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目光如炬,面不改色,右臂空荡的袖管随风摇曳,却丝毫未减她的飒爽风采。她是吴丹——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2025级新生。开训前,学校出于人文关怀,已为她备好看训连的观摩席位,她却毅然选择与众人并肩同行,站在同一片烈日之下,以同样的心跳回应迷彩的召唤。这位独臂姑娘正以铿锵步伐和倔强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迷彩华章。
一、军训感怀:以钢铁意志破征途之难
谈及军训感受,吴丹坦言最初曾有顾虑,但教官对训练时间的科学安排,令这段时光充实而又温暖。“虽然有点苦有点累,但每次看到国旗升起,对着它敬礼的时候,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当吴丹被问及坚持下来的原因时,她说:“就是靠一个意志吧。刚开始很累,站军姿时汗水直流,但我坚持不用手去擦。”
这种意志力让她领悟到军训的真谛——军训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意志的淬火。正如她所经历的困难一样,新生们面对突然的高强度训练难免会有不适应,但正是这份磨砺,推动大家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蜕变之旅,她身上这份昂扬向上的精神,也是2025级新生们的共同写照。

吴丹同学接受宣传连同学采访
二、凝心聚力:于集体温情中铸荣誉之光
在与同学们并肩作战的时光里,吴丹深切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与集体的温暖。教官会组织“击鼓传花”活跃气氛,尽管传到自己时会紧张,但通过表演才艺、并肩高歌,她愈发感受到团队归属感,对集体荣誉更加珍视。
最让她动容的,是同学们无声的人文关怀:"整理袖子时,素未谋面的同学会主动帮我。"采访到最后,吴丹满含感激:“感谢教官对每个人的照顾,让我们在艰苦训练中也能感受到温暖;也感谢舍友和战友们的帮助,他们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军训展示的不仅是个人风采,更是团体力量,而这些细微之处的互助与包容,也正是我校学子团结友爱精神的生动体现。

吴丹同学正在讲述自己的军训经历
三、笃行未来:从感受爱到传递爱
在吴丹的认知里,军训是大学生活开篇的第一课,不仅淬炼了意志、强健了体魄,更赋予了她直面未来的勇气。“这让我在以后面对专业上的困难时,能更勇气坚持下去,不惧怕挫折考验。”这份在军训中收获的勇气与毅力,将成为她未来学习生活的重要财富,助力她在大学新起点上扬帆起航。
这份勇气,与她选择特殊教育专业的初心紧密相连——于她而言,这是她对未来蓝图的明确规划,更是一份为特殊群体发声的责任。“社会上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被关心。我经常看到盲道被车辆占用,这种现象需要我们去发声,去改变。”吴丹真诚表示,“我希望能为特殊群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份专业选择,承载着她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崇高理想,使她有机会将从生活中、生命中汲取的爱与温情,转化为未来帮扶他人的坚定力量,最终实现从“感受爱”到“传递爱”的精神跃升。
记者手记
吴丹的故事,是一部个人成长的史诗,也是一曲关于爱与奉献的青春礼赞。从接受同窗无私的帮助,到毅然选择走向服务特殊群体的专业道路,她完成的不只是学业上的进步,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最动人的模样——命运予以坎坷,她却报之以歌。身体的局限未曾令她低头,反而炼就了她更柔软的心灵、更深刻的共情;现实的重压没有让她却步,反而坚定了她运用专业能力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的决心。这种在逆境中依然向光而行、在受助后毅然传递善意的循环,正是“担当”二字最鲜活的注脚。
烈日下的训练场上,吴丹与同学们继续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每一个整齐划一的步伐,每一声铿锵有力的口号,是军训的必修课,更是他们迈向成人世界的宣言。在这片广阔而自由的天地中,还有无数像吴丹一样的青年,正以各自的坚守与热爱,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温暖奇迹。
采访记者:二团团部宣传连 钱朵朵
二团团部宣传连 梁钰雪
稿件编撰:二团团部宣传连 梁钰雪
二团团部宣传连 刘辰宇非
摄影摄像:二团团部宣传连 陈俞帆
二团团部宣传连 邓 琳
二团团部宣传连 董秋航
youth.sicnu.edu.cn 编辑 李彤
编辑:学生工作部、武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