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朱秀娟 张康康 复审:李斌 陆媛 终审:倪喆
为发扬落实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强化大学生良好就餐习惯与责任担当。9月19日-22日,军训一团将劳动教育、养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成功组织开展了“光盘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各连队以“浪费粮食可耻,珍惜粮食光荣”为主题,积极开展主题宣讲教育,旨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引导2025级新生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和消费观。
一、主题宣讲与交流探讨
各连队指导员面向全连同学开展专题授课,不仅讲解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与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更结合《人民日报》相关文章正本清源,引导同学们从历史纵深理解粮食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内涵,以及粮食安全关乎国本的深刻道理。连队学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按需取餐、适量点餐,在就餐区以集体纪律践行“光盘”规范,用实际行动诠释宣讲中习得的节约理念。
在主题研讨与心得交流环节,同学们的感悟引发广泛共鸣。有同学谈到:“光盘行动不仅仅是清空每一个盘子,更是树立对劳动对粮食的尊重。在力行光盘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每一粒粮食都是劳动的结晶,我们要将一时的光盘行动转化为一生的光盘行动,内化心外化行。”还有同学表示:“军训餐桌上的集体‘光盘’,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对历史的致敬。一粥一饭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智慧与艰辛,我们要以勤俭节约的美德,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二、光盘打卡与行为监督
为推动“光盘行动”落地见效,军训一团专门组建了“光盘行动”纠察队,在食堂剩饭桶前设立值班岗。纠察队成员由学生志愿者组成,他们并非简单“监督”,而是以温和的方式引导——看到同学餐盘内有较多剩余时,会主动提醒“按需取餐,不够可以再添”。遇到对“光盘”有疑问的同学,会耐心讲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这种“前置引导”而非“事后批评”的方式,既避免了浪费行为,又维护了同学们的就餐体验,让“光盘”从“要求”变成了大家主动参与的自觉行动。如今,食堂剩饭桶内的剩余饭菜明显减少,“吃多少打多少”已成为越来越多同学的就餐习惯。





三、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军训期间践行“光盘行动”有着特殊意义,让同学们体会“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每一份饭菜,都凝聚着农民的耕耘、食堂工作人员的辛劳。按需取餐、吃完每一粒米,既是对他人劳动的回馈,也是对军训“艰苦奋斗”精神的呼应。此外,集体就餐场景下,“光盘”更是一种无声的集体意识培养,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节约习惯,避免因“怕不够”而多取、因“不在乎”而浪费,真正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行为。节约粮食始终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价值准则。这一行动不仅是对粮食安全的守护,更是对劳动者汗水的尊重,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传统美德的当代践行。


此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学生的节约意识显著提升,浪费现象大幅度减少,有效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费”。二是良好习惯初步养成,将“光盘”作为军训必修课,有助于新生在入学伊始就扣好勤俭节约的“第一粒扣子”,培养了按需取餐、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三是综合素质得到锻炼,活动将思想教育、行为养成与军事训练有机结合,提升了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纪律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军训育人内涵。四是校园文明新风得以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为建设节约型、文明型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深化了对节约粮食重要性的认知,通过常态化宣传与实践活动,将节约意识内化于日常生活中,推动珍惜粮食成为大学生的自觉习惯与行为风尚。
youth.sicnu.edu.cn 编辑 吴静
编辑:学生工作部、武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