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大学生“可持续就业力”培养模式探究
时间:2013-12-26 11:25:50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查看:67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作为辅导员在这里代表与大家进行交流。我交流的内容是大学生“可持续就业力”培养模式探究——以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

下面我将围绕大学生可持续就业力的内涵、经管学院学生可持续就业力培养模式的运用以及初步成效三个方面展开。

一、大学生“可持续就业力”内涵

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就业力内涵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总的来讲,可将大学生可持续就业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

所谓的硬实力,它是就业的敲门砖,是就业的基础。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专业知识、学历、职业技能等方面,而通用能力主要指计算机、外语、普通话等方面。而软实力它是就业的垫脚石或绊脚石,决定就业竞争力,他主要指就业价值取向、沟通能力、成就动机与个性特质等方面,在2008年中国就业战略报告中将软实力分为应用层、修炼层、天赋层三个层次。

二、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可持续就业力”培养模式的具体运用

这是我们的模式示意图,我们主要是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齐头并进抓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专业核心能力方面:学院通过特色专业的设置、教学体系的完善、基础理论的夯实,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从业能力方面:学院鼓励学生积极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从业资格证和其他职业技能证书等。同时学院对考取的贫困生给予一定额度的报名费减免。据统计,在毕业时约70%的学生至少取得了一个职业技能证书。

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目我院形成了入学体验式认知实验-课程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的实践体系,建成了“ERP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我院的跨专业仿真实训,实训中将学生跨专业分成若干组,这些组由生产商、制造商、供应商、外贸公司、物流公司、银行、管委会等组成,学生在所属公司内担任CEO、财务总监、销售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了解了职业的方向,知道了哪些岗位适合自己,哪些岗位不太适合自己,缩短职业适应周期,减少工作后的适应成本,弥补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不能真正接触企业核心业务的不足,提升了就业硬实力。

硬实力的另一个方面:基本通用能力,主要是通过通识基础课程的学习,通过讲座、演讲、PPT制作比赛等,强化学生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方面的基本通用能力。    

2、重视就业软实力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软实力的培养。软实力主包括三个层面:应用层、修炼层、天赋层。

我重点介绍一下应用层软实力,学院主要是从“细胞工程”和“四大赛事”入手,提升学生的各种软能力。“细胞工程”分别是以班级为细胞、以小组为细胞、以寝室为细胞。一是以班级为细胞开展“大众化素质训练”,以“三字一话”、试讲、演讲、辩论、应用文写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全院学生参与,使学生在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二是以寝室为细胞开展“寝室文化节”,从寝室的环境美化、室徽、室歌、室训以及寝室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进行建设,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三是以小组为细胞开展“读书荐书活动”,学院规定学生每学期阅读3-6本好书,评选优秀书籍,并以小组为单位召开学习感悟交流会,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四大赛事”,即“管理咨询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实战营销大赛”、“创业投资大赛”。一是“管理咨询大赛”,从团队的组建、资料的分析、咨询书的编写,尤其是资料分析方面,要对公司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分析能力。二是“模拟招聘大赛”,通过邀学院请资深企业家,尤其是借助MBA的平台,MBA中有经理老总,对学生进行现场模拟招聘,传授面试技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意识。三是“实战营销大赛”,实战营销大赛不仅要求学生写出营销策划书,而且还要以实际产品进行,销售过程中学生要思考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处理,从而锻炼了学生营销策划能力和应变能力。四是“创业投资大赛”,一方面编写策划书,学生要掌握公司战略定位、市场营销、生产管理、投资分析、风险资本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比赛,选取优秀方案,鼓励学生将方案运用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二是修炼层软实力:学院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主体,开展“三个一”活动,“一帮一”活动,以此提升他们责任心、服务意识和成就动机等修炼层软实力。从而在学院营造一种积极、乐观、向上、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良好氛围,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三是天赋层软实力:天赋层软实力是由于先天性差异而形成的深层次技能,,所有我们不能统一地采取一系列活动,只能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形成个性化的就业取向

三、经管学院“可持续就业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就业率方面,从表中可看出2008年到2013年不同专业的就业率稳步提升。尤其是经济学和信管专业提升幅度最大。

我们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大提升,而且在就业质量方面也很高。我院学生考取研究生和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到一半以上。同时我们毕业生中涌现出了许多非常杰出的人才,比如2001级陈艳本科毕业后,六年内就实现了从本科向博导的跨越,现已成为上海财经大学的博士生导师。2004级舒义,创办的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1个亿, 26岁拥有上亿资产。舒义也上了《福布斯》首度推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的榜单。

学院通过“可持续就业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2008年至今,学生在省内外各种竞赛以及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包括“挑战杯”全国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等国家级奖34人次,省级奖41人次。

以上是我合学院专业特点,对大学生可持续就业力培养模式的一点思考。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是希望各位同仁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供我们在后续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使之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可持续就业力的良好模式。

 

编辑:经济与管理学院